慕哲政經塾4見習行動團體報導_夢想城鄉


訪問夢想城鄉的這天,宜潔跟我約在他們和南機拌飯共同使用的空間,她跟夥伴正在為牆壁做彩繪。這個空間也是木工班的上課地點,四周擺放了許多木材和工具,木工班學員的成品都在這裡打造出來。夢鄉城鄉的工作夥伴看起來都很年輕,像是剛從校園裡出來,來到萬華這個地方服務的青年。宜潔學的是藝術教育,她說自己也在學習,希望透過藝術的方式讓來夢想城鄉參與的人都可以表達自己的感受。


夢想城鄉在萬華這個充滿歷史文化的地方進行社區營造,從以前到現在萬華的生活圈有很多不同的族群,也醞釀出萬華現有的風貌。在萬華生活的居民往往將這裡觀光發展的元兇歸因於太多的街友駐足,破壞商圈的發展。夢想城鄉希望能藉由活動的方式,提供一個平台,讓每個人都能夠有尊嚴的生活在這裡,去除對無家者的汙名化以及負面的想像。


過去無家者與在地居民之間存在很緊張的關係,像是潑水事件,附近的店家甚至組成巡守隊要驅逐無家者」宜潔說。「我們希望透過方案讓他們能夠接觸彼此,讓大家知道無家者並不是原本所想像的這樣


現在進行的課程很多,像是手作木工課創作課導覽課,透過一些好玩的方案,讓大家可以在這裡找到自己的需求,人都需要被需要的需求,夢想城鄉創造不同的社群,讓他們有需要跟被需要的感覺。有些人來到這裡以前,可能他們過去的生活中沒有人想聽他們說話,但是在這裡有人會聽他說話,或是他提出的意見可以被採納。」另一位夢想城鄉的工作夥伴猴子提到,來這裡的學員有些人在這邊找到成就感,便慢慢轉變原來的角色,變成課堂上的助手甚至是講師。很多長期來上課的學員,慢慢熟識變成生活裡的朋友,互相關心,也成為彼此情感上的支持。


夢想城鄉.jpg

(圖為夢想城鄉木工班學員手作現場)


夢想城鄉也培力無家者做在地導覽,結合附近商家合作,要把萬華在地的文化特色介紹給觀光客。在這過程中不斷的去調整、溝通討論,有些店家一開始對無家者很反感,到後來態度也慢慢轉變,從開始認識與接觸到無家者,進而了解每個人的不同,發現無家者其實並沒有自己原先想像的那麼糟糕。


談到在這些過程中怎麼處理意見的衝突,有些人過去可能有人際上的挫敗經驗,會導致現在面對衝突的時候很容易就想要逃避,其實在事情的背後可能隱藏很多他們過去的人生經驗,慢慢了解之後就會明白,為什麼現在會有這樣子的反應出來。
「我現在會把問題拋出來給他們,讓大家一起想辦法。」宜潔微笑著說,當問題發生的時候,一定要馬上去處理,才會讓來這裡的人都能感受到自己是團體中的一份子。


來到夢想城鄉的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命故事,卻不是每個人都能夠說的出來,當他們來到這裡,可以用創作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感,從作品裡面一點一點的流露出內心的想法,也讓生命因此被看見。這是夢想城鄉想要凝聚的力量,而不是強迫每個人去面對自己的人生。


最後則是希望生活在萬華這裡的人,不論是附近的商家或是經濟弱勢的人,讓每個人可以在這裡一起生活,創造出一種屬於萬華的文化。向不同樣貌的生命經驗與智慧學習,使邊緣團體或弱勢族群的文化有機會被「有尊嚴地看見」。


見習行動課程:
需求人數3-5人
夢想城鄉的理念是希望「經濟弱勢者」、「青年志工」、「周邊社區/店家」能夠形成合作或友善互動的人際網絡。因此針對目前三社群還沒辦法有比較穩定關係的方案,1.木工班、2.創作班或3.茶桌空間(希望是三個方案擇二),希望協助方案裡的經濟弱勢學員可以跟「志工」或「周邊社區」有深一點的連結和互動;所以我們希望志工能協助的主要任務和學習目標有:


  1. 認識、熟悉方案裡既有的各社群參與者
  2. 企劃和實踐一些小型行動,協助方案裡能確實落實三社群的互動
  3. 3.在認識和實踐中看到不同社群間的差異,並且成為資源網絡和開啟對話的連結者

----------

【慕哲政經塾4_小人物集合!見習行動計畫招生中】
報名時間 │2017/5/4(四)12:00起至5/26(五)20:00截止
開課時間 │ [共同與分組訓練課程] 2017/7/8至8/26,每周六9:00~17:00上課,共8周。[見習行動課程] 2017/9~2017/10 (視見習單位狀況而定)
課程地點 │東吳大學城中校區(台北市中正區貴陽街一段56號)崇基樓四樓

我想進一步了解課程和報名: 

http://www.ystaiwan.org/civicrm/event/info?reset=1&id=70
請隨時注意 我們與 青平台 的臉書動態,我們將持續為您說明課程、介紹講師和見習單位
【延伸閱讀:台灣公民運動將往哪裡去?_慕哲政經塾三年課程總回顧】

https://philoship.blogspot.com/2016/04/blog-post_8.html
慕哲政經塾4見習行動團體報導_夢想城鄉 慕哲政經塾4見習行動團體報導_夢想城鄉 Reviewed by Unknown on 上午8:01 Rating: 5

Ab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