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哲政經塾第4期_課程報導第七週
本週慕哲政經塾來到位於宜蘭的慈林基金會參訪。基金會共同創辦人林義雄先生從律師出身,在1970年代的黨外運動具有極大影響力,並曾為民進黨黨主席,終生以推動民主發展為志業。
為了更加深化民主價值,林先生於1991年與妻子方素敏共同創立慈林基金會,園區共分為慈林紀念館、文教中心以及慈林新館三個部分。文教中心內有豐富的社會運動史料。為了讓民主價值更加深入人心,慈林新館內設置了兩層樓的民主運動館,以大量圖文及文物完整呈現了台灣的百年追求,從帝國高壓統治、民主啟蒙、美麗島事件,直到終於獲得民主的果實。
「在喜馬拉雅山下有一大片竹林,住了許多飛鳥走獸。有一天竹林起了火,大部份跑不出去的生命留在那裡痛苦哀叫。有一隻鸚哥鳥本來可以高飛而去。但是他依戀那生長的竹林,也不忍看著同胞受著苦難,於是他飛入附近的池塘,把翅膀浸入水中,然後飛上天空把水滴灑在烈火上,不斷做著這種看來不會有效果的事。這個故事的結果是天神受了感動,用神力把大火熄滅。不過我想那時候如果有十萬隻、百萬隻的鸚哥同時做這種事,也許就不需要天神的幫助而能撲滅大火。」
參觀完場館後,林先生與學員們分享了自己從事社會運動以來最精鍊的人生智慧,並以這個簡短的故事象徵慈林的精神。從一開始的黨外運動,到終生投入社運,將民主發展當成一生志業的他,引用甘地的一句名言,來詮釋自己最重視的素養:一個人的思想、言語和行動必須一致。林先生認為好的社會工作者,除了需要具備判斷是非對錯、集結眾人智慧、待人處事的能力以外,更強調堅忍的心性,以及強健的體魄。
幕哲政經塾第4期_課程報導第七週
Reviewed by Unknown
on
清晨6:45
Rat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