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論壇 | 資本主義與文化總論


  • 主持人與兩位講者身影




主持人黃涵榆老師引言


資本主義涵蓋面極廣,可能大到跨國企業等政治經濟面向,也可以細緻到平時我們所看的、所吃的各種民生面向,甚至細到我們的思考、世界觀,就像空氣一樣滲透到所有地方,主宰我們心中所想的存在價值。
我們沒有辦法想像沒有資本主義的狀況,又想逃離,所以就有了一些消極的反應。就像好萊塢拍攝許多災難片,描述世界末日的狀況,藉此獲得心理上的宣洩出口。
我們沒有辦法抵抗資本主義嗎?似乎也未必。本次邀請周奕成與戴伯芬兩位老師,從台灣的在地脈絡談抵抗資本主義的可能性。

周奕成老師演講內容

周奕成老師拿麥克風演講
周奕成老師從歷史的發展脈絡,說明資本主義與文化關聯的幾種觀點:

觀點一 古典馬克思主義:經濟決定論

馬克思主義是批判資本主義當中最完整的體系。古典馬克思主義把文化與意識型態的概念相互混用,他們關注的問題是:無產階級為什麼要(或沒有)革命?意識形態是怎麼讓無產階級去接受資本主義的秩序,甚至去維護資本主義?在古典馬克思主義裡,意識形態是上層建築,經濟是基本的下層建築,文化是因應下層建築才有的東西。他們的一個主要觀點是:文化是由經濟決定的。換句話說,他們認為人類社會形態的轉變是因為生產力的改變,例如蒸汽機的發明,而不是因為文化,這就是經濟決定論。

觀點二 革命的文化理論:文化霸權的重要性與大眾文化的麻痺作用

進入歐洲社會主義革命時期之後,文化受到更大的重視。葛蘭西(Antonio Gramsci, 1891-1937)是這時期重要的理論家及革命家,他被墨索里尼關在獄中的時候完成重要著作,提出一個重要觀點:無產階級要革命的話,必須取得文化霸權。就國家的統治來看,國家不是完全靠軍警等暴力國家機器就能順利統治,還要取得道德的合理性,這就必須建立一種文化優越性,告訴人民什麼是好的、優越的,其中就蘊含了道德價值,使人們認為違反體制秩序是不正當的,這樣才能讓整個體系維持下去。同樣的,無產階級要成功革命,也必須建立自己的文化霸權,並透過文化領導權,串連合作形成集團,才能成功完成革命。這樣的想法到現在都還深深影響著我們。
然而,歷史終究沒有出現成功的無產階級革命,於是後續理論家要解釋為什麼無產階級的革命會失敗?馬克思所謂的革命沒有發生?班雅明(Walter Benjamin, 1892-1940)是其中最重要的理論家。1920年代歐洲經歷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打破了貴族、帝國政治,政治權力從貴族手中解放轉移至大眾,文化也跟著改變,產生很多電影、小說等大眾文化。原本上流社會的高雅文化是很精緻的,而班雅明這些理論家就很憂心,覺得大眾文化是一種麻醉劑,讓人民無法看到真相、安於現狀、不願意革命。文化工業的負面論述因此而起。這些論述解釋了為何馬克思說的革命沒有發生,也形成精英文化與大眾文化的對立觀點。
後續另一位理論家阿圖塞(Louis Althusser, 1918-1990)關注的是文化和馬克思所謂的下層建築(經濟)之間的關聯性。他認為文化或意識型態是「生產條件的再生產」,意思是意識形態的國家機器,像學校,把年輕人塑造成順服的人民,認為畢業後就要去上班、尊重守時等工作倫理,這就是資本主義體系放到學校教育中,去鞏固資產階級設定的社會秩序,其他像大眾傳播、宗教等也具有類似的功能。所以國家除了擁有軍警等暴力型的國家機器還不夠,還必須擁有意識型態的國家機器,讓人民接受資產階級的規則去生活。這種情況下,革命自然受到壓抑。
以上這些革命的文化理論都是要解釋為什麼要革命?革命怎麼樣才會成功?這些思想到了1960至1980年代漸漸變成一種在群眾當中流傳的時髦觀點,不一定跟革命有關,形成一種文青的、激進青年的思想。

觀點三 對資本主義妥協的文化觀點

相對於革命的文化理論,還有另一種觀點企圖在資本主義體系中尋求妥協共存的空間,這種觀點中的第一種是保守主義。保守主義有悠久的歷史,發自資產階級,他們雖然生活在資本主義體系中,但也批判資本主義。這些人承接了歐洲的精緻文化,認為過去的精英文化比較好,現在商業化把東西搞low掉、太重娛樂。換句話說,保守主義認為資本主義的文化是低落的,因此在資本主義體系中批判資本主義。
第二種妥協共存的觀點是文創觀點。周奕成老師在此又區分了兩種文創:再批判資本主義的文創,以及企圖獲取商機的創投。前者想創造跟主流資本主義不同的生活方式或產業經營方式,這在台灣就是社區營造模式。另一種文創(創投)是要尋找新的產業出路、讓GDP再成長。這些觀點覺得因為我們現在有民主,所以不需要革命,關注的是文化要怎麼在資本主義底下妥協共存。
創投觀點和資本主義是緊密連結的,跟尋著資本主義的邏輯。因為資本主義強而有力,會創造新的消費、新的需求,會一直擴張自己,因為要不斷創造利潤才能生存。我們現在的消費族群不斷擴大,消費族群的年齡下降,就是因為資本家在全世界不斷找新的消費者,也促使從十九世紀到二十世紀帝國主義的產生。資本主義體系再擴張的過程中必須數字化,才能在不同產業間計算、衡量效益,這就產生了金融資本主義,用EPS等數字化指標計算投資效益。於是產生真正的資本家,可以再不同產業之間投資、轉移資金。因為有了金融資本主義,才讓生產如此的有效率。文化也在這當中成為了一種投資選項。
資本主義體系中的投資者為什麼要有文化商品?周奕成老師用三種角度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文化商品的再製造成本是低的,文化產品的投資只要可以快速複製就能快速獲取利潤,例如你賣100個download和1000個download的成本幾乎是一樣的;第二種角度是認為文化商品的價值是消費者自己創造的,就像臉書都是我們自己寫的,勞動變成由觀眾等消費者自己貢獻、產生價值。不只我們寫,我們看了,也產生潛在的消費動機,這就是新的媒體商業模式。最後一種角度著重品牌的附加價值,在這裡文化本身不是商品,而是品牌後面的精神,文化使商品產生更高的附加價值。不管從任何一個角度,都可以說明對資本家來說,文化都是相當值得投資的標的。

結語:如何評判文化產業?

話題跳到最後,在我們對資本主義和文化的關係抱持警覺的批判時,我們要怎麼避免過於一般的概括性的想法?也就是避免過度化約?我們要用什麼標準去評判一項文化產業?對此,周奕成老師提到日本的美學家柳宗悅(1889-1961),來跟馬克思做對比。柳宗悅認為美有兩種:為美而存在、為用而存在,後者是他真正追求的美,稱之為民藝。柳宗悅認為工業化的大量生產會造成美的退步,透過手工純熟、達到與創作者與創作本身渾然一體的境界方能達到民藝美學的進步。因此柳宗悅批判大量生產的工業產品以及與生活脫節的高級美術品。跟尋這種民藝美學似乎是要回到傳統工匠年代,這跟馬克思的觀點不太一樣。馬克思本身並未反對大量生產,他覺得提高生產效率是一種進步,所以柳宗悅的說法在馬克思眼中反而是一種倒退,是一種空想的社會主義。但是,柳宗悅的追求現在卻變成風行的潮流。
在兩種觀點的對張當中,我們到底要怎麼評判一個文化產業?周老師明白了揭示他的立場:我們應該採取政治經濟學角度,去評估一項文化產業的社會影響,包括有沒有增加就業?有沒有增加在地經濟?創造的經濟利益是否能夠持續?而不是很概括性、化約地用「政治正確」去評判一項文化產業。

戴伯芬老師演講內容

戴伯芬老師演講身影
戴伯芬老師的演講內容聚焦於大眾消費文化,包括它的推動力、擴散的機制,讓與會者了解當代消費文化的內涵。

大眾消費文化背後的推動力量

戴老師一開始從范伯倫的《有閒階級論》討論流行時尚是怎麼來的?這是一種炫耀性消費:有錢人會絞盡腦汁讓自己看起來跟別人不一樣,來彰顯自己是有錢人,引領風騷而讓勞工階級仿效,形成流行時尚。從這個角度看,大眾消費文化的起源是有閒階級(亦即有錢)的人。
資本主義開始之後,文化變成商品,不再專屬於王公貴族,但此時藝術根據經濟價值而非藝術價值而定,形成所謂文化工業的概念。文化工業並不是只包含馬克思的思想,也包含了韋伯科層體制的思想,也就是說:文化除了經過商業化具有資本主義追求利潤最大化的特色之外,也是國家搞民粹的手段,它傳遞政治思想並麻痺個人思想、控制人民。
所以文化工業有兩個面向:一個是建基在資本主義獲利的面向,另外一個面向是極權主義國家用操縱意識、圖象與廣告,有意使用文化來控制人民,最常被討論的是娛樂和媒體公司。

對大眾消費文化的批判

大眾消費文化興起之後,許多學者諸如法蘭克福學派對其採取批判的態度。班雅明《機械複製時代中的藝術作品》一書點出複製技術促成了大眾藝術的出現。像普普藝術透過複製讓藝術成品轉變成各種不同的樣態,而且用很廉價的方式在大眾當中流通。班雅明作為中產階級家庭出身的人,對這種現象抱持負面態度,他認為「原創性作品的權威性來自它不可複製的性質。這個不可複製的特質,好像環繞著藝術作品的神聖光環。」我們現在還這麼熱衷於手工和原創就是受到這本書的影響。班雅明覺得手工製品有一種獨特性與精神性,具有靈光(AURA),它是不可替代的,但是一般大眾也沒在管這麼多,大眾是一群心不在焉的檢驗者,流行什麼就跟風,受集體消費經驗影響。就像先前台灣辦了米勒的原畫展,群眾蜂擁排隊,現場卻沒有太多人能好好看原作,卻會買米勒原畫的各種複製品,好像買了就會有藝術氣息,好像沒去看就會落後別人很多,這只是一種從眾行為。
複製技術具有雙面性,它使原本屬於王公貴族才能接觸的東西得以在一般大眾當中流通,但也讓原作受到了「靈氣」的傷害,每個人都可以很廉價的擁有。早期的學者也意識到這種流通對藝術創作者本身不見得是好的。
大力批判大眾消費文化是到了馬庫色的《單面向人》。這本書意在討論「為什麼馬克思的勞工革命沒有出現」?馬克思早期說過工人沒有階級意識,但沒有說明為什麼他們沒有階級意識。這本書提供了解釋:工人之所以異化是因為被大眾消費麻醉。它把馬克思主義的重點從生產轉到消費,換句話說,無產階級的庸俗消費形成一種生活方式,控制了個人發展的可能性。早期的資本主義統治是把個人需求最小化、經濟剝削極大化;今日的統治則把個人需要與資本主義結合,從統治極大化,形成「控制的官僚社會」。像現在有的資本家透過加薪,再把自家產品打折賣給自家勞工,同時製造勞工與消費者。控制的官僚社會「把工業社會的利益加諸個人,使個人接受極權主義的利益,並當作自身的需要。」這就是極權主義加上資本主義,植入一般民眾的心裡,在消費領域當中麻醉人的思考能力。這種虛假的需要「把勞作、侵犯、痛苦和非正義永恆化,並促使人們按照廣告來活動與消費。」
到了1972年,霍克海默阿多諾《啟蒙的辯證》提到,過去啟蒙計畫的失敗,造就了一個技術理性、意識形態支配,例如納粹的民粹文化提供政治洗腦與娛樂。啟蒙不但失敗而成為了極權主義和資本主義的工具,還退化成為一種意識形態,創造了一群被動、同質、愚昧且缺乏批判能力的消費者,想從消費當中逃離不幸的現實。像現在很多小確幸,每天工作得很辛苦,好不容易回家吃一頓好東西就覺得很幸福,第二天再繼續去工作,不就正好印證了這個描述嗎?
《啟蒙的辯證》有兩個重要的概念,一個概念就是真正的藝術品和大量複製的文化產品並不一樣;另一個概念是使用價值與交換價值可能脫勾,就像現在空屋增加而房價竟不斷上升的現象。持有房子用來自住的人卻常常被催眠,以為房價跌了會降低自己房子的價值,其實只要是自己住,外面變動的交換價值又與你何干?

大眾消費文化的擴散

後來,班雅明在逃離納粹迫害的流浪經驗中寫了關於巴黎的《拱廊街計畫》,提供了不一樣的視角。他認為城市裡的各種感官刺激會構成人對特定商品的喜好、人對整體環境的知覺,例如建築帶來視覺刺激、瀰漫的香味、聽覺等等。「漫遊者」(例如拾荒者、街友,也包括班雅明自己)也構成城市的重要部份,「漫遊的社會基礎為新聞事業。文人以漫遊者的身份前往市集,目的就在販賣自己。」消費的動機來自於這些種種刺激,從這個觀點來看,商品對於人的關係不是像馬克思那種單純的市場交易,人的消費會受環境氛圍或其他人的影響。
1970年布西亞的《消費社會》開始把消費和符號連結在一起。所有商品本身都可以變成一種符號,就像很多意識形態的廣告,賣個你一個夢想、想像。這時商品脫離了把勞動價值,它可以透過廣告創造更高的附加價值,於是我們就是會願意掏更多錢去購買它們。就這樣,媒界無止盡地進行符號、影象生產,模糊了意象與真實,讓我們分不清楚真假。如果妳拿著LV去擠公車,人家以為那是地攤貨,可是一個名流背著地攤貨人家也以為是真的,這就是因為媒體創造了讓人分不清真假的狀態。

反思:大眾文化真的不好嗎?

英國伯明罕的文化研究開啟了文化與次文化的討論,他批判了前面說的法蘭克福學派學者或馬庫思、一部分的班雅明,認為這些人都把精英與大眾文化二分,似乎前者就是比較好,然後大量批判大眾文化是麻痺社會的工具。伯明罕認為大眾文化並非如此負面,它具有解放的力量。
之後一位當代重要的社會學家布迪厄寫了一本書《秀異》,他覺得品味、消費偏好與生活風格同時受到經濟資本與文化資本影響。有錢人未必有品味,有品味的人也未必有錢。前面的文化馬克思主義者都把大眾消費看成是勞工階級的文化,實際上沒有這麼簡單,階級不只是由經濟資本決定,教育水準等文化資本也會影響社會階級,而同一個人的兩種資本不一定相符,且經濟與文化資本會共同影響一個人的消費品味與生活風格。
大眾文化不一定是保守的、被控制的,也有解放的可能性,這個可能性可見於嘉年華活動。嘉年華狂歡轉化為媒介、創意、設計、廣告、搖滾影片和電影,讓我們看到屬於前資本主義的某些社會文化因素,到了資本主義之後,甚至到了後現代,都還不斷地被用各種商品化的方式再製。嘉年華狂歡也轉化為渡假勝地、體育館、主題樂園、百貨公司以及購物中心,這就是受到班雅明的影響。

結語:大眾文化讓我們在解放還是臣服?

即使我們從嘉年華當中看到了很多錢資本主義時期的因素,但其中有個重大差別:現在巨大的節慶或嘉年華是國家與企業的藉由炫耀性消費來展現權力。原本在范伯倫的《有閒階級論》,文化是有錢人的展示,但是當代由國家推動的大型節慶、世運會體育賽事、花博基本上是用來招喚民族認同,就像北京奧運以犧牲小我完成大我徵收土地的案例,即使造成很多人流離失所甚至自殺也在所不惜。而大型賽事中看到很多廣告符碼,也是企業藉由置入性行銷去刺激消費。所以消費、想像與歡愉某種程度有一種改變、顛覆的可能性,但背後還是有一種隱而不顯的國家、資本主義的力量在推動。
究竟大眾文化讓我們解放還是臣服?戴老師最後用兩首關於城鄉移民的歌曲,鹿港小鎮與台北sayonara,對比歌曲中的反叛與臣服。戴老師對這個問題並沒有提供解答,就留待與會者自己反思吧!
公民論壇 | 資本主義與文化總論 公民論壇 | 資本主義與文化總論 Reviewed by 啥喵 on 清晨7:43 Rating: 5

About